第一
色溫要穩定,即燈的穩定性要好。無論是單個燈或同種燈,在使用中,色溫不應有明顯變化。包括從時間上、電壓穩定性兩方面因素。
第二
色溫要單一,原則上只能用一種光源。在選燈時只要注意燈泡的品種和每個燈性能上的差異不要太大就可以了。
1.布光技巧
運用燈光的技巧,由初步掌握到運用較好,要經過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多是圍繞如何滿足電視設備的要求,如:照度基準、色溫容差、亮度對比(光比)、不光滑程度(差異在10%以內)等,然后再考慮所需光源的配備和燈位分布等;第二階段開始注意畫面質量,如:圖像是否明快、影子處理的怎樣等。通常是要千方百計地消除影子,然后,有時又要設法加以利用,以顯示主題感或面部質感等;第三階段屬于表現手法的提高,如:利用燈光模仿自然界的不同季節、氣候、場所、時刻和各種環境氣氛等。通過這些達到襯托人物心理狀態、抒發感情的目的;第四階段是盡量利用技術手法,產生一些藝術效果,節省燈光、能源等的嘗試。如:利用圖像信號可以改變黑電平和g校正電路等參數的辦法,在普通自然光下(利用黃昏)制造夜景氣氛,利用改變彩色矩陣電路的參數得到不同色度校正,色調變化或產生幻想的藝術效果等。在這幾個階段的發展過程中,當前兩個階段的基礎就可以利用下述六個基本技法,通過相互組合進行創作。
a.基本光(或稱底光)全面無死角的照明。從地面起1.5米高處的水平面上各點都能得到均勻的照度(平均照度500lx以上),常使用平光燈從多方、照射鋪底。
b.主光有明確的方向性,對準被攝主體用光。著眼點在于表現主體表面凹凸的形態和質感。為了防止使用聚光燈產生不必要的影子,往往以斜射為好,角度以偏離攝像機光軸水平35°角和垂直30°角最好。使人物面孔得到1000lx的照度。當被攝主體為兩人時,可使用兩臺聚光燈交叉投射。人物再多時,則可用遠攝大功率聚光燈(聚光燈2-2000W),保證面孔得到1000lx照度。
c.逆光沿攝像機光軸從人物的背后強光投射的方法。著重表現人物的輪廓、發髻等。角度以60°為好。照度要超過底光,視情況在1200~2000lx左右。
d.壓光用于抵消主光照射主體所產生的不必要影子。照射方法恰與主光對稱。強度以抵消陰影為準(或看上去合適為止),在大范圍人物較多的情況下,無法大面積抵消,也可以省去這種方法,而代之以打底光的方法抵消不必要影子。
e.置景光通過布景或背景照射光強的變化來改變光比,靠明暗差異來取得遠、近不同的距離感等效果。平均起來表面照度以400lx左右為好。也是利用天幕燈時常用的數據之一。
f.高調式低調光也稱“眼神兒”光。專門用于勾劃局部特征的用光方式。如,表現一個人的眼神,可在暗特寫鏡頭中突出眼睛部分的用光,以描寫其神態。有時也用于家庭欄目的電視節目中。上述的一些基本技法可以構成很多傳統的表現方法。如,表示時間的早晨光、中午光、黃昏光、夜晚光等;表示季節的春、夏、秋、冬光;表現氣候的晴、陰、雨、雪、霧、雷等;表現場所的